一位測繪老黨員和他的義務修理鋪
“我這一生,是黨和國家培養了我。現在我老了,能力有限,我只希望能用綿薄之力為大家做點事,報答黨的恩情。這也是讓我感到最快樂的事。”胡敬堯一語道出了一位測繪老黨員的初衷和一生的堅守——
在杭州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區里,有這樣一個深受居民們喜愛的修理鋪,無論天晴雨雪,每天上午8點半至10點半,83歲高齡的測繪老黨員胡敬堯會準時守在修理鋪里,為街坊鄰居們義務修理各種生活用品和家具家電。他為自己的修理鋪起了一個響亮而又親切的名字——黨員義務修理鋪。如今,胡敬堯和他的修理鋪已陪伴小區的居民們走過了20多個年頭。
耄耋之年的堅守
胡敬堯是浙江省第一測繪院的一名老黨員。1956年,他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此,便將“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的入黨誓詞牢記心頭,并用一生的忠誠和奉獻默默踐行著自己的誓言。
人們所想象的退休生活,應該是庭院中養花弄草、閑庭信步、怡然自得,亦或是三五好友結伴而行,游于山水之間,不亦樂乎。然而,退休后的胡敬堯為自己找了份新工作:在社區里開起了黨員義務修理鋪。
修理鋪面積不大,但工具齊全,有的是鄰居送的,大部分是胡敬堯日常積攢的。“把一個廢棄物品上的零部件拆下來,補到另一個上面,就又是一個全新的工具了。”胡敬堯得意地說。他的修理范圍十分廣泛,無論是桌椅板凳、雨傘、自行車,還是廚房用具、日常家電,他都可以修理。不僅是義務服務,有時需要更換零部件的,他還會自己去購買配件,免費幫人修好,不求任何回報。“只要你開口,他能修的都會想辦法給你修好,要是誰家的水龍頭壞了,下水道堵了,他還可以提供上門服務呢,而且是隨叫隨到!”鄰居們提起這個熱心又手巧的老人,都嘖嘖稱贊。
緊挨著修理鋪的是社區的老年活動室,里面的所有裝備幾乎都是胡敬堯的成果。桌子、椅子是他用廢舊的桌椅木料組裝起來的,坐墊是他親自縫制的,電風扇是他在外面撿回來修理好后放在活動室的,墻上整齊掛著的幾把大小不一的雨傘,也是他撿回來修好后特意放在那里的。最厲害的還屬墻角的迷你空調,也是胡敬堯“妙手回春”的杰作。
胡敬堯“妙手回春”的本領,源于他工作積累的經驗。在胡敬堯所處的傳統測繪時期,工具儀器都比較落后。外業出測,一輛“二八”自行車已經算是高級的交通工具,但由于外業地形復雜,經常發生輪胎磨損、爆破的現象,測傘也經常會被大風刮壞,木制三腳架、測量用的鋅版也常會被損毀……這些問題都嚴重影響了測量的質量和效率。時任支部書記的胡敬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于是,他自己當起了修理工,自行車的輪胎被補好了,軸輪也更靈活了,測傘支架、三腳架變牢固了,每塊鋅版都穿上了新衣,有了保護套。胡敬堯就這樣默默維護、改進著每一個生產工具,保障了測量工作的順利進行,也因此練就了一手修理的好本領。
矢志不移的初心
1954年,初中畢業的胡敬堯憑借勤奮好學的作風和報效祖國的熱血,考入解放軍測繪學院,從此與測繪結下了不解之緣。
1956年,胡敬堯成為國家測繪總局第三地形測量隊的一員,投身到祖國的建設和發展中。胡敬堯說:“是解放軍培養了我,是黨和國家培養了我。”
有一次,在大興安嶺原始森林1:2.5萬像控點測量中,由于樹木高聳入云,為了精確觀測,測繪隊員要爬到40米高的樹上搭設觀測臺、架設儀器、布設測量標志,稍有疏忽就有墜落的危險。作為黨員的胡敬堯,二話不說,就爬上大樹執行任務。然而,一不留神,他從三四十米高的樹上狠狠跌落下來,頓時,他的脊背感到一陣鉆心的刺痛。但為了按時完成任務,在大興安嶺的密林中,胡敬堯硬是忍著疼痛堅持工作了3個月,直至任務完成。從此,一道10厘米長的傷疤長久地印刻在了他的脊背上,每到下雨陰天,就會隱隱作痛。
“我們按時、超額完成了工作任務。”回憶起這段往事,胡敬堯的眼中閃著驕傲的光芒。他說:“國家把任務交給了我們,再苦再難,也要堅持。因為這是我們應盡的職責、該有的擔當。”
真情實意的守護
從事測繪工作40多年,胡敬堯長期堅守在外業崗位,唯一的遺憾是對父母和家人的虧欠。“以前,一出測就是好幾個月,有時一年都很難回一趟家,通信也不發達,有事只能讓同事幫忙給家里帶個話、問個好。”逢年過節,趕上時間緊、任務重的時候,胡敬堯只能將思念埋在心底。
當年,胡敬堯的妻子也是在崗職工,平時既要忙于工作,又要照顧好家里的老人和小孩。有時候實在忙不過來,上幼兒園的女兒只能靠鄰居幫忙接送。家里的老母親眼睛不太好,但仍摸索著幫忙燒菜做飯、整理家務,十分辛苦。話說至此,愧疚的淚水涌滿了胡敬堯的眼眶。面對常年不能在家的丈夫,他的妻子平靜地說:“既然他選擇了這個職業,我就應該支持他。”
在胡敬堯女兒的童年記憶中,父親似乎總是很忙碌,有做不完的工作,每次父親回來陪她們一起做功課、玩游戲,都是最幸福的事。父親話不多,不善言辭,而一聊起外業測繪,他似乎有講不完的故事,眼睛里滿是興奮的光芒。在父親的影響下,女兒也成為一名光榮的測繪人。
更多相關
同濟大學測繪工程專業鄭玨鵬
鄭玨鵬來自廣東梅縣的一個普通家庭,2013年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同年9月,圓夢同濟大學,進入測繪與地理信息學院學習。 一、使命使然,出色完成兵役任務 從小就喜歡軍旅題材電視節目的鄭玨鵬,對熱...
徠卡自動化監測系統在蘇通長江公路大橋的應用
一、項目背景: 蘇通長江公路大橋,位于中國江蘇省境內,是江蘇省公路主骨架網“縱一”—贛榆至吳江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當時中國建橋史上工程規模最大、綜合建設條件最復雜的特大型橋梁工程。該橋全長...
徠卡全站儀“一步測量法”地形測量方案
無人機測圖、GPS測圖是我們最優先考慮的測圖方式,遇到密集遮擋、地下空間測圖等,我們不得不采用傳統全站儀進行測圖。但在此時,使用全站儀也需要頻繁搬站才能完成,所以留給全站儀的都是最難啃的“硬骨頭...
徠卡全站儀助力2.35萬噸橋梁轉體
橋梁轉體施工是上世紀40年代以后發展起來的一種架橋工藝,它是在河流的兩岸或適當的位置,利用地形特點使用簡便的支架先將半橋預制完成,之后以橋梁結構本身為轉動體,使用一些機具設備,分別將兩個半橋轉體到...
徠卡ICR60/80建筑BIM版全站儀在鋼結構安裝中的應用案例
一、案例背景 中國建筑鋼結構的發展速度很快,尤其是國外技術和新產品的引進,鋼結構品質的提高,價格的降低,尤其在廠房、倉庫、機場等建筑上廣泛運用,繼而推廣到現在的住宅、公共建筑、大跨度的體育場館...
國測地形一隊為引漢濟渭工程提供測繪保障服務紀實
引漢濟渭工程地跨黃河、長江兩大流域,橫越秦嶺屏障,由漢江向渭河調水,總調水規模達15億立方米,工程主要由黃金峽水利樞紐、秦嶺輸水隧洞和三河口水利樞紐三大部分組成。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第一地形測量隊充...
建筑施工測量選魔星MT20i
住宅小區的成功交付,離不開完善的附屬配套工程,但是住宅小區配套工程的施工通常面臨兩項難題: 工期緊:主體工程建設周期長,可能占用配套工程工期,急...
智慧燈桿裝上“北斗芯“
智慧燈桿裝上“北斗芯“ 穿行在位于岳麓區洋湖片區的先導路,只見每隔30米就有一根灰色的燈桿,共計72根,依次排列在長約1.25公里的道路兩旁。這可不是普通的路燈,而是集合了顯示交通、天氣信息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