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測地形一隊為引漢濟渭工程提供測繪保障服務紀實
引漢濟渭工程地跨黃河、長江兩大流域,橫越秦嶺屏障,由漢江向渭河調水,總調水規模達15億立方米,工程主要由黃金峽水利樞紐、秦嶺輸水隧洞和三河口水利樞紐三大部分組成。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第一地形測量隊充分發揮人員、設備、技術和管理優勢,為三河口水利樞紐提供精準、實時、可靠的測繪保障,做好把關人,當好監護者,為大壩建設保駕護航。
重擔,扛在肩上
國測地形一隊專門成立了引漢濟渭工程三河口水利樞紐項目部,代表業主方對所有施工與監理單位的測量資質、測量技術方案、測量成果、儀器設備、人力資源等進行督查驗收。
項目部工作繁重,責任重大。一是對首級與加密控制網進行復測與維護管理。項目部定期或在大規模開挖后都要進行一次復測,或者在使用過程中發現控制點有位移跡象立刻進行復測,確保控制點準確無誤。二是對大壩重要點線進行復核。項目部視實際情況或單獨或與監理單位聯合,重點對開挖輪廓線、主體建筑物基礎塊和預埋件的立模點、大型金屬結構與機組安裝基準點、大壩軸線進行復核。雙曲混凝土拱壩每澆筑5至10米高度時,都要對主要特征點和立模點進行復核。三是地形圖的測繪與管理。項目部對已有原始地形資料、過程測量地形圖、各種圖紙、圖表、成果進行管理,分門別類,嚴格登記,統一編號,高效利用。四是履行監督。項目部可以說是監理的監理,代表業主方對經監理審核的施工測量和測量技術方案提出意見和建議,保證測量技術方案的先進性與合理性。監督監理、施工單位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并保證質量體系正常運行。五是工程量計算。項目部要對施工進度工程量、竣工工程量進行核算。
項目部工程技術人員不斷加強對外溝通協調,強化內部管理,按照“標準化測區建設”的要求,明確工作職責,細化工作流程,強化監督責任,落實安全保密,嚴格制度執行,確保工作有序、扎實、高效推進。技術人員吃住在壩上,始終保持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其高效率、嚴要求、高質量、硬作風得到了業主方的高度贊譽。
好鋼,用在刃上
三河口水利樞紐工程施工環境艱苦,工作環節復雜,工程質量要求高,國測地形一隊領導帶領相關技術部門,以項目為依托,多次前往大壩施工現場進行調研,探索測繪高新技術及儀器裝備在工程施工中的應用,積極開展技術創新,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監測質量,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一是利用高精度全自動全站儀完成大壩首級和加密控制網的復核。控制網是大壩建設的基準,直接關乎著大壩的質量與安全,是監理的依據,更是日后大壩維護與監測的基礎。國測地形一隊利用全站儀開展大壩首級和加密控制測量,實現自動化測量,高精度、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大壩基礎控制及復測。
二是利用三維激光掃描儀對大壩施工區地形圖進行了精度檢測。地形圖是工程施工和工程量計算的重要依據,地形圖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設計質量和工程計量的準確性。國測地形一隊利用三維激光掃描儀對大壩施工區地形圖進行了精度檢測。該儀器測量精度在100米處優于5毫米,最大測量距離超過2000米。具備實時波形處理技術,能夠高速、遠距和高精度測量。項目部技術人員利用該儀器,在一天內便完成了整個施工區數據采集、點云處理以及坐標信息的提取等工作。
三是利用無人機航測系統周期性獲取大壩高分辨率遙感影像。在大壩建設過程中,國測地形一隊采用無人機航測系統周期性獲取大壩高分辨率遙感影像,利用其所生產的高精度DOM、DEM、DSM直觀地展現出壩體和周圍環境的變化,在施工過程中實時、精確地對大壩及周圍環境進行監測,還可以快速地計算填挖土方量,從而準確地核查工程量。
目前,三河口水利樞紐正在緊張施工中,國測地形一隊將持續發揮高新技術的優勢,精密地監測著大壩的每一點變化。
服務,記在心上
三河口水利樞紐工程地處秦嶺峽谷地帶,天氣復雜多變,滑坡、落石等時有發生。施工現場工程人員多,大型機械多,鋼筋、水泥等材料多,客觀上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隱患。項目部制定了嚴格的安全生產規定,技術人員時刻將安全銘記于心,認真做好安全防護措施,在艱苦復雜的環境中堅持做好測繪保障服務。
工程質量高于天。項目部依據相關規范,結合實際情況,編寫了《三河口水利樞紐工程施工測量管理細則》,統一測繪技術標準,做到有章可依、可查,確保各環節的測量成果精準無誤。
三河口水利樞紐工程工序復雜,參與方眾多,施工現場復雜多變,項目部牢固樹立服務意識,積極履職盡責。技術人員在職責范圍內,應業主要求,完成零星測量任務,對沒有原始地形資料的項目或部位,根據工程要求,按規范實測相應比例尺的地形圖。施工過程中,周期性地對重要部位、特征點進行復核,對因地質災害和自然災害造成的工程量增減進行復核。
項目部還根據施工進展,及時提供有關審批的測量資料及信息文件,包括測量方案、觀測手簿、測量圖紙及計算成果、測量報告等,不定期向有關領導和部門,通報工程量復核情況。
項目部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就是提供測量技術咨詢,受業主方委托與聘請的咨詢專家一起工作,向咨詢專家提供工程資料與文件,接收并分析研究咨詢專家的建議,對存在的問題及建議提出書面報告。
“可以說,我們就是大壩上空的一雙眼睛,見證著大壩建設的點點滴滴。”項目部的工程師楊博說。
國測地形一隊以精湛的技術、優質的服務,扎實做好引漢濟渭工程的測繪保障,服務“三個陜西”建設,助力陜西追趕超越,并將更加積極主動地為經濟社會發展和重大工程提供測繪地理信息技術支持,彰顯測繪的價值和作用。
更多相關
科力達新品圖寶定位儀上市,輕巧有顏,全“屏”實力!
科力達新品來啦~ 圖寶定位儀 給您360度花樣驚喜~ 小巧,但不可“小瞧” 圖寶定位儀小而靈巧,盡顯非凡。它是科力達2020年全新推出的一款定位組合產品,由高精度接收機搭配高清平板,標配測...
魔星MT20i全站儀偏心測量、中文編碼助力房地一體化權籍調查
國家為了進一步維護農民權益、維護農村社會和諧穩定、促進鄉村振興,全國各地正在如火如荼的開展農村房地一體化權籍調查工作。權籍調查包括土地權屬&房屋權屬調查、界址測量、宗地和房屋面積計算等。主...
中緯ZOOM35全站儀的特點與優勢
中緯ZOOM35全站儀的特點與優勢中緯ZOOM35全站儀是一款高精度、高效率的測量工具,廣泛應用于建筑、道路、礦山等領域。其特點和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高精度測量測角精度高:ZOOM35采...
記錄歷史,傳承文明—影像RTK助力歷史建筑保護 中海達V5 北斗海達TS6
廣東歷史建筑是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產物,是人類歷史的見證留存。由于自然地理氣候等原因,歷史建筑逐漸破敗消亡,保護歷史建筑傳承歷史刻不容緩。近年來,通過實景三維技術對歷史建筑進行精細化重建,能夠...
徠卡全站儀在蘇州地鐵4號線自動化監測中的方案應用
吳江太湖新城軌交4號線松陵大道綜合交通樞紐項目即將進入到全面開啟階段,是蘇州市2018年度城建交通重點項目建設計劃。總用地面積約51900㎡,總建筑面積約25萬㎡,總投資約31.6億元。樞紐地上3...
魔星MG20i助力新建變電站實景三維數據獲取
應用背景 你知道嗎?2020年,總發電量的近5%在電力傳輸中的被電網線損耗了。所以,國家十分重視高壓特高壓輸變電建設,且必須保證建設符合竣工標準并提交竣工圖。 常規測量難點: 常規方式采用單...
自然資源部將啟動“十四五”基礎測繪規劃編制
從2月25日召開的2019年全國國土測繪工作座談會獲悉,自然資源部將啟動全國“十四五”基礎測繪規劃編制工作,大力加強新型基礎測繪體系建設,進一步提升基礎測繪核心供給能力,并將通過提高測繪資質許可審...
徠卡MS60助力金甬鐵路隧道施工測量
一、前言 金甬鐵路是一條連接金華市至寧波市的國鐵Ⅰ級鐵路,是貫徹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完善區域鐵路網布局的重要工程, 是寧波舟山港便捷的戰略疏港通道、區際快速通道和長三角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