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應用“元年”:時空智能商業化提速
北斗系統開啟全球化、產業化之后,2021年成為大規模應用落地的元年。
日前,十二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期間發布的《2021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2020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4033億元人民幣,較2019年增長約16.9%,相關產業上下游和應用場景,各行各業中的技術落地,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2021年將成為北斗應用爆發元年。
截至目前,中國有超過700萬輛道路營運車輛、3.63萬輛郵政和快遞車輛、約1400艘公務船舶、約350架通用飛行器應用北斗系統。去年6月份,最后一顆北斗三號導航衛星成功發射,隨后北斗全球網系統正式組成。
在北斗地基增強系統的賦能下,北斗加速與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技術深度融合,大規模滲透手機、汽車等大眾市場,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更多新動能,時空智能新賽道的商業化也隨之提速。從2020年,全球第一款亞米級高精度定位手機發布,華為聯合千尋位置、高德地圖首次實現車道級導航開始,至今,榮耀、小米、小鵬、蔚來、紅旗、廣汽等公司都已用上時空智能服務。
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副主任楊軍透露, 我國已經形成完整、自主的北斗產業發展鏈條,北斗相關產品已經輸出到120余個國家和地區,向億級用戶提供服務。“近10年來,我國衛星導航產業總體產值年均增長20%以上。預計到2025年,中國北斗產業總值將達到1萬億元?!?/p>
基礎設施的滲透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這標志著北斗事業進入到全球服務新時代。今年是北斗應用爆發的元年,各行各業對于北斗應用的接受度已經漸入佳境。其中,精準時空智能服務成為熱門的板塊,成為各行各業的新型基礎設施。
時空智能為機器提供時空信息的決策依據,幫助它們對周圍環境進行感知。所謂時空智能服務,就是可以實現動態厘米級定位、靜態毫米級感知、納秒級授時的服務?;诒倍废到y,建設衛星地基增強站,融合云計算、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等技術,以及各類智能傳感器,提供時空智能服務。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在演講中表示,時空智能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如果汽車安裝了智能化、數字化的裝置,不僅可以記錄汽車的行動軌跡,還能依靠厘米、分米級的精度替代人的眼睛、耳朵、大腦來駕駛汽車,這樣,智能駕駛和自動駕駛產業就能發展起來。此外,電網、工廠、城市管理等多個領域都需要智能技術進行發展。
除了用在交通領域,北斗系統更廣泛的落地應用體現在通信領域。
“精準時空的熱度會像前幾年的云計算一樣,是這個產業很大的機會。”千尋位置CEO陳金培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坦言,智能設備中,芯片是重要基礎,大家都認為這是整個產業的制高點。相比于智能駕駛、數字地理、無人機、工程建設等明確看得見的市場,投入較少的是用于解決經濟社會發展問題的,時空服務應用創新。
這一塊正是行業發展的難點,需要在看不見的地方做創新。記者在第十二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現場看到,北斗在手機、手表、兒童書包等大眾消費領域的應用,還是在農林牧漁、救災減災、智慧城市等領域,都是關注的焦點。
前幾年的手機定位,“當時技術難度很高,很多人也不知道做出來以后能不能掙到錢?!睆?019年開始,該公司和芯片廠商、終端廠商、應用提供商等全產業鏈上下游協作,歷經19個月,打通從高精度定位能力、到手機終端、移動應用的全鏈
相比傳統道路級導航,車道級導航可高清展示真實道路場景,顯示當前道路的車道數量、地面標識標線、出入口、特殊車道等,同時結合高清信號,可實時顯示用戶的車道位置。與此同時,百度地圖與中國移動上海產業研究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接入“5G+北斗高精定位”系統,成為支持中國移動消費級手機精準定位系統的地圖廠商。
規模與成本之考
北斗系統加速與新技術一體化融合是大勢所趨。眼下,智能駕駛、數字地理等熱門應用,吸引了大量目光和投入,但時空智能技術應用還有更廣袤的空間亟待開墾。
除了手機、智能汽車外,千尋位置推動時空智能成為城市的新型基礎設施。包括能自主飛行進行電網巡檢或農藥噴灑的無人機,實現定點停車的共享單車,能與紅綠燈“對話”的自動駕駛公交車,貼上精準時空標簽的智慧錐桶、智能三角牌、攝像頭等道路基礎設施,能聽診危房、橋梁、礦山的形變監測設備等,都得益于這張時空智能網的覆蓋。
“拷貝很容易,創造很復雜,這是一個不大好的現象,大家都去搶一些相對比較明確的市場,但不愿意去做那些創新的市場?!标惤鹋嗤嘎丁Gの恢玫臅r空智能基礎設施,也如同冰山一樣,絕大部分位于“水面之下”。
據陳金培介紹,從2019年起,千尋位置將更多的研發力量,投入到艱難“0-1”式的創新,只有在打通產業鏈之后,應用會成倍增長,最終形成成熟的市場與商業模式。
“如同早期只有電燈才用電,如今有電冰箱、電視機、電腦,有你想象不到很多智能的設備,電才變成那么重要。”在陳金培看來,對于時空智能技術來說,只有開發應用場景足夠廣泛時,才能成為真正的基礎設施。千尋位置目前面臨的很大的挑戰,就是怎么樣激發開發者的創造力,創造大家今天想象不到的應用模式,挖掘出新的應用場景,催生各種各樣新的智能終端,很大程度發揮出時空智能定位基礎設施真正的潛力。北斗今天在所有領域提供的服務,可能只是未來十年場景的5%。
《2021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領域企事業單位總數量在14000家左右,從業人員數量超過50萬人。截至2020年底,業內相關上市公司(含新三板)已達84家。自北斗系統開通以來,包括華為、蘋果等國內外主流智能手機廠商均支持北斗。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第一季度申請入網支持北斗定位的智能手機款型達到79%。
在任何一個場景,只有規模大幅提升后,成本才能下降,從而更廣泛被采用。手機行業無疑走在了北斗落地的前列,但時空智能賽道依賴極高的投入。目前,千尋位置已率先推動多款高精度定位智能汽車量產上市,并以時空智能服務助力交通運輸、農業、電網等眾多行業的變革升級。
如何將看不見的底層技術,變成看得見的公共服務?是所有北斗從業者都在探索的問題。
更多相關
地理國情普查-周密組織 精心實施
地理國情普查開展以來,在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的有力領導和得力指導下,地理國情監測實施領導小組及其相關機構周密組織,精心實施,為普查順利、扎實開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娀I導 認真組織...
記錄歷史,傳承文明—影像RTK助力歷史建筑保護 中海達V5 北斗海達TS6
廣東歷史建筑是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產物,是人類歷史的見證留存。由于自然地理氣候等原因,歷史建筑逐漸破敗消亡,保護歷史建筑傳承歷史刻不容緩。近年來,通過實景三維技術對歷史建筑進行精細化重建,能夠...
如何利用GNSS衛星定位測量空間坐標位置
利用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進行空間坐標位置測量,主要基于后方交會原理,通過接收和解析來自多個衛星的信號來確定用戶設備的位置。以下是使用GNSS進行定位測量的基本步驟:1.衛星信號接收:GNSS...
科力達SLAM-K120手持三維激光掃描儀 有何優勢?
科力達SLAM-K120手持三維激光掃描儀作為一款先進的移動測量設備,憑借其輕量化設計、實時建圖能力和高精度性能,在建筑測繪、地下空間、應急救災等領域展現出顯著優勢。以下從核心技術、應用場景及用戶體驗...
中海達RTK在測繪行業應用的優勢
中海達RTK以衛星導航定位技術為基礎,融合聲吶、光電、慣導、激光雷達、UWB超寬帶、星基增強等多種技術,已形成“海陸空天、室內外”全方位、全空間的高精度定位產業布局,中海達RTK結合強大的數據采集和后...
建筑立面測量利器-魔星MT20i全站儀
概述 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加速,越來越多高層建筑拔地而起,部分老舊建筑需要修繕整改。為了更好的保證城市建筑風貌的美觀和統一,做好建筑立面測繪,提供準確的數據基礎是非常重要的。全新的魔星MT20i全...
【實用】管線探測儀使用指南
概述 管線探測儀有源發射方法基本可以分成三類:直連法、夾鉗法、感應法。而管線探測儀的使用頻率基本可以分成2大類,即高頻與低頻。低頻衰減慢,傳輸距離遠,輻射能力小,不容易串線,但穿透力差;高頻頻...
CAD圖紙打印你會,局部打印你會嗎?
CAD打印局部圖紙的方法與步驟如下:步驟一、cad怎么打印局部圖紙?首先打開圖紙,在圖紙中打開CAD打印局部圖紙文件步驟二、在CAD軟件中打開打印設置,設置打印機和CAD打印局部圖紙尺寸。這一步,相信...